顯示具有 Saturniidae (天蠶蛾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Saturniidae (天蠶蛾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Samia watsoni (Oberthür, 1914) 大眉紋天蠶蛾


大眉紋天蠶蛾(Samia watsoni) 是天蠶蛾科(Saturniidae)天蠶蛾亞科(Saturniinae)天蠶蛾族(Saturniini)的成員,目前本亞種僅知分布於臺灣,原名亞 種分布於大陸南方與越南北方。本種的前翅頂角向外突出,底色為紅棕色,內中線有一個"ㄑ"字形黑線加白帶,中室頂端有一個大塊三角形斑,中間為半透明,外 有黑色線條包圍,內中線至外中線為褐色,外中線彎曲狀黑線加白線,靠外緣處緊鄰由淡粉紅色點組成之帶狀斑,頂角凸出部上方有一黑點,下方有一眼紋,亞外緣 線為黑色,組成4個不連續的"ㄇ"字形,亞外緣線至外緣為淡灰色;後翅為紅棕色底,內中線有一個"ㄑ"字形黑線加白線,中室頂端有一個大塊三角形斑,中間 為半透明,外有黑色線條包圍,內中線至外中線為褐色,外中線彎曲狀黑線加白線,並與內中線相連,靠外緣處緊鄰由淡粉紅色點組成之帶狀斑,頂角凸出部上方有 一黑點,下方有一眼紋,亞外緣線為黑色,亞外緣線至外緣為淡灰色。眉紋天蠶蛾屬(Samia)在全世界共紀錄19種,有三種分布於舊北區,其餘自喜馬拉雅山南麓一直分布到南洋群島(不含新幾內亞);而臺灣共紀錄兩種,即本種與王氏眉紋天蠶蛾(S. wangi)。 大眉紋天蠶蛾與眉紋天蠶蛾可藉由以下特徵區分:前者前後翅中央有大塊三角透明斑,後者缺如;前者以紅棕色調為主,後者則是黃褐色調。大眉紋天蠶蛾與皇蛾的 色調與斑紋亦很接近,可由以下特徵區分:前者的眼紋位於前翅頂角凸起的下方,而後者則是位於上方;前者的前翅頂角較後者不突出。大眉紋天蠶蛾原本被 Matsumura(1931)認為是一僅產於臺灣的獨立物種而命名為S. formosana,Lemaire & Peigler (1982)將本種視為S. wastoni的同物異名,而Kishida (1982)在比較臺灣與大陸康定的S. watsoni後,認為臺灣產的族群亦為S. wastoni,但仍有些微不同,因此將S. formosana降階為S. watsoni下的一個亞種。Peigler & Naumann (2003)未接受Kishida的處理而分出亞種,本文亦暫時採用此分類處理而使用S. watsoni。本種主要分佈於臺灣海拔1300-2500公尺左右的山區,數量稀少。圖中標本照採於杉林溪,2011年5月;生態照攝於碧綠神木,2010年5月。

A Brief Introduction

Samia watsoni represents the largest Samia in Taiwan and is quite rare. The wing pattern of S. wastoni is similar to S. wangi and Attacus atlas formosanus, however, it could be identified from the former by the well-developed clear triangular markings and from the later by the eye-spot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apex.

References
王效岳,1994。認識台灣的昆蟲6─王蛾科、木蠹蛾科。137頁。台北市:淑馨出版社。(P.85-88)
Lemaire C, Peigler RS. 1982. A study of Samia wastoni (Lepidoptera Saturniidae). Nouv. Rev. Ent. 12(2): 175-182.
Kishida Y. 1982. Notes on some moths from Taiwan (I). Japan Heterocerists' Journal. 115: 231-233.
Peigler RS & Naumann S. 2003. A Revision of the Silkmoth Genus Samia. Texas: University of the Incarnate Word. 288pp.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Saturnia jonasii fukudai (Sonan, 1937) 綠目天蠶蛾


綠目天蠶蛾(Saturnia jonasii fukudai)是天蠶蛾科(Saturniidae)天蠶蛾亞科(Saturniinae)的成員,本亞種目前僅知分布於臺灣。本種的前翅為橄欖綠色底,前緣有一大片散佈有黑點的白色帶,外緣為紅褐色,亞外緣線為白色,靠臀角處向翅基折入, 中室有一枚大眼斑,由基部向外依序為黑─紅─白─褐─透明─褐─黑,內線為黑色,基部主要為紅色;後翅亦為橄欖綠色底,外緣為紅褐色,亞外緣線為白色,外線與內線為黑色,中室有一枚大眼斑,由基部向外依序為黑─紅─白─褐─透明─褐─黑,自外線開始到翅基為桃紅色;頭部背方為紅色,前胸與後胸背方為白色,中胸背方為紅色,腹部背方為黃色。天蠶蛾屬(Saturnia)台灣共記錄三種,即本種、大綠目天蠶蛾(S. thibeta okurai)與雙黑目天蠶蛾(S. japonica arisana)。這三種在臺灣的書籍與資料中大多放置於Caligula,而最新的處理(Teramoto, 2011)則是將此屬名視為天蠶蛾屬的同物異名,為筆者目前尚未檢視到該處理的原始文獻。綠目天蠶蛾的翅紋與同屬另外兩種有明顯區別,不難分辨。圖中標本產於鴛鴦湖,停棲照個體攝於梅峰。

A Brief Introduction

Saturnia jonasii fukudai represents one of the three Saturnia species and could be identified from the other two by its wing pattern.

Reference

王效岳,1994。認識台灣的昆蟲6─王蛾科、木蠹蛾科。137頁。台北市:淑馨出版社。(P.70-72)
Teramoto, 2011. Saturniidae. In Komai F, Yoshiyasu Y, Nasu Y & Saiti T eds., A Guide to the Lepidoptera of Japan. 1305pp. Kanagawa: Tokai University. (P. 777)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Rhodinia verecunda Inoue, 1984 銀目天蠶蛾


銀目天蠶蛾 (Rhodinia verecunda)被歸屬於天蠶蛾科(Saturniidae),目前僅知產於台灣。本種的前翅外緣為黃色帶有黑色波浪狀線條,基部以桃紅色為主,有兩條黑色波浪紋,中央有一顆銀色眼狀紋;後翅以黃色為主,有兩條帶有黑紅色的波浪紋。銀目天蠶蛾是由井上博士在1984年發表,所根據的理由是翅紋與生殖器上的差異。本種在北中南均有分佈,主要是在海拔較高處的十至十二月發生,但筆者也曾在海拔僅九百多的地方目擊。

圖/文:施禮正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台灣產長尾水青蛾屬(Actias)成員


目前在台灣,天蠶蛾科(Saturniidae)天蠶蛾亞科(Saturniinae)天蠶蛾族(Saturniini)裡的長尾水青蛾屬(Actias)一共被記錄有三種:長尾水青蛾 (A. selene ningpoana)(圖A)、台灣長尾水青蛾(A. heterogyna subaurea)(圖B)與姬長尾水青蛾(A. neidhoederi )(圖C)。 長尾水青蛾後翅拖長的尾突在台灣是本屬獨有的特徵(僅於台灣適用),三種長尾水青蛾的特徵與鑑識分述如下:
1.體色:三種的雌性個體前後翅皆以青色為主,然而台灣長尾水青蛾的雄性個體為黃色,其餘兩種則皆為青色。
2.翅紋:長尾水青蛾的前翅亞外緣處有一條黑色直線,而台灣長尾水青蛾與姬長尾水青蛾則是波浪線(姬長尾水青蛾黑線不明顯);三種的前後翅中央各有一個由黑線、粉紅色區塊與白色區塊組成之眼紋,長尾水青蛾的眼紋白色區塊發達,佔眼紋一半,台灣長尾水青蛾和姬長尾水青蛾的眼紋粉紅色區塊發達,佔眼紋一半以上。
3.體型:長尾水青蛾與台灣長尾水青蛾皆為大型種類,但姬長尾水青蛾為小型種類,僅前兩種的一半大。
4.其他:姬長尾水青蛾的前翅基部有兩撮金毛,另外兩種則無。

長尾水青蛾的亞種非常多,翅紋也各有差異,而台灣產的亞種亦分布於中國大陸。台灣長尾水青蛾在台灣是普遍種,然而其亞種地位直到1993年才由Kishida正式釐清,該學者認為台灣產的A. heterogyna為一特有亞種。姬長尾水青蛾則是在1968年由王生鏗和余清金發表。前兩種普遍分布於中低海拔,最後一種僅產於高海拔。

圖/文:施禮正